花样年华的童年,天真烂漫的故事,异想天开的梦想,嘻嘻哈哈的快乐……又到了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——六一儿童节!今年的六一儿童节,正值小满和芒种之交,小编给辛勤的爸爸妈妈们送来“宝宝福利”,祝各位宝宝们身体健康,茁壮成长!
六一儿童节,宝宝养生要注意
六一儿童节往往处在夏季,此时对幼儿的保健有哪些注意要点呢?小满过后,大自然中阳气也处于一个“小满”的状态,气温逐渐升高,雨量增多,天气闷热潮湿,人体排汗后湿热交加,极易引发一系列与气有关的疾病,中医称之为“湿邪”。中医学认为,脾“喜燥恶湿”,湿易困脾而表现为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呕吐、腹泻、舌苔白腻或黄腻等脾胃运化功失常的症状。同时,小满湿热的气候也是各类皮肤病的高发时节,容易患湿疹、荨麻疹等,对于“脾常不足”的小儿尤为明显。
我国南方雨水较多,天气炎热,水汽蒸腾,湿热交结,困阻脾胃。小儿脾常不足,喜燥恶湿,湿热之邪易于伤脾,脾失健运,则小儿消化功能减弱容易表现为食欲不振、困倦乏力、恶心呕吐等脾虚湿困的症状。同时,此时气温升高可致机体新陈代谢旺盛,体能消耗增加,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多,若蛋白质摄入不足,会直接影响健康。
因此,在夏季,小儿养生健脾为要,健脾重在运脾,调理脾胃。调理重在运脾化湿,脾气得运,湿邪乃去,水谷精微得以充分吸收,以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。要注意调整好儿童的生活节奏,保持心情舒畅,饮食以祛湿清补为原则,所谓清补,就是消暑生津以补充人体的需求,清补之品包括猪、鸭、鱼肉、豆制品和水果蔬菜等。唐代孙思邈倡导饮食“常宜轻清甜淡之物,大小麦曲,粳米为佳”。粥是最适宜儿的清补之品,一碗绿豆粥或荷叶粥清暑益气,生津止渴,顿时可令人气神怡。常吃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,如山药、薏苡仁、茯苓、赤小豆、冬瓜等;忌食甘肥滋腻,生湿助湿的食物,如动物脂肪及辛辣温热助火之品、油煎熏烤之物。
宝宝脾胃不和?药膳这样做
小儿体质常有偏颇,有阴证、阳证、寒证、热证、虚证、实证等不同。药膳食疗调治的原则,就是“有余者损之”,实热证必须泄热,实寒证必须祛寒;“不足者补之”,如阴虚的虚热证当补阴以除虚热,阳虚的虚寒证当温阳以祛寒。中医学认为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化生之源,脾胃功能正常是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保障。然而,小儿脾常不足,许多疾病与脾胃有关。因此,小儿药膳食疗,抓住脾胃这一关键最为重要。需要提醒的是,万万不可过用寒凉之品损伤脾胃。五行中脾胃属土,脾为阴土,胃为阳土。都说土能生万物,但是高寒地带的冻土,用尽全力一钢钎砸下去只能砸个小白点的冻土能生万物吗?不能!所以说,暖土方可生万物,小儿的脾胃是要小心呵护的。
常用药膳食疗方
针对幼儿夏季经常出现的厌食、腹泻等症状,推荐几个好用的食疗方——
1、山药内金粥
原料:山药20g,鸡内金10g,小米或大米50g。
制法:将山药、鸡内金研成细末,然后米共熬煮成粥。
用法:吃粥,每天1~2次,服用5天。
适应证:饮食减少,腹胀,舌头上有白厚苔。
2、莲子猪肚汤
原料:莲子20g,猪肚1个,红枣10g,党参10g。
制法:将猪肚洗净切块,莲子去心,用水泡发,红枣洗净去核,与党参一起放入砂锅,加适量冷开水,用武火烧开后,转文火熬煮2小时,加盐调味。
用法:喝汤吃肉,每天1~2次,服用5天。
适应证:长期胃口不好,形体消瘦,大便不成形,舌色淡。
3、太子参淮山糊
原料:太子参30g,山药120g,芡实120g,莲子(去心)120g。
制法:将太子参、芡实、山药、莲子洗净焙于,打成细面备用,每次20~30g,加温开水适量调成糊状,再用少许白糖调味。
用法:吃糊,每天1~2次,服1~2周。
适应证:久泻,便溏色淡,体弱乏力,舌淡,苔薄白。
4、茯苓紫苏粥
原料:紫苏叶10g,茯苓109,粳米50g,生姜3片,大枣3枚。
制法:先将粳米、茯苓煮粥,粥将熟时加入苏叶、生姜、大枣。
用法:每日1~3次,趁热服用。
适应证:大便清稀夹泡沫,臭味轻,肠鸣腹痛。
幼儿饮食注意事项
1.忌肥甘油腻之品。
2.忌过食冷饮。
3.忌甜食。
4.忌乱用补品。一些家长缺乏喂养知识,盲目增加一些滋补食品,会影响孩子的脾胃运化功能,损伤脾胃。
5.忌饭前食用过多零食、饮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