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人们生活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,生活质量提高了,生命长度也延伸了,以前七十岁都是古来稀了,但现在活到七十岁是件太正常不过的事了。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,人们都希望能活得更久点,这样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。
很多中老年人都将自己变成了养生达人,不是试听来的偏方,就是跟风买补品,在饮食上也丝毫不敢马虎,锻炼自然是更不能少……
但是有时却不知不觉走入养生误区,没起到养生的作用,反而伤了身,走了弯路。
提醒中老年人:这3个“养生”误区,尽早避开
误区一:有钱难买老来瘦
很多老年人都相信“有钱来买老来瘦”,确实是如果身体太胖,会存在健康隐患,带来很多代谢疾病或是基础性疾病,老来瘦确实也是健康的一种表现。
不过,这里所说的瘦可不是指消瘦,而是指的身材匀称,体重标准。
很多老年人对此都存在误解,为了一味追求“瘦”,甚至戒除一切荤腥,只吃素。其实老年人太过消瘦并不是健康长寿的标志。
据研究发现反而是微胖的老年人更容易长寿。因为身体有适量的能量储备才能为疾病下的营养消耗赢得空间,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老年人健康。
当人到老年后,身体代谢率下降,身体功能减退,活动量也会相应地减少,此时脂肪就变得容易堆积,不过只要不是体重过度超标,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在正常值内,那么是不必刻意减肥,追求瘦的。
如果只为了求瘦,而只吃素不吃荤,吃得过少,就会让身体营养缺乏,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。
而且老年人过度消瘦,还会患上少肌症,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所以保证饮食合理,营养均衡才真正有益于长寿。
误区二:养生靠补药
生活条件好,很多老年人有能力有条件吃一些以前富贵人家才能吃得起的补品了,所以什么人参、灵芝、冬虫夏草、鹿茸等等高档滋补品全买来吃。
其实补品虽好,可不能乱补。比如患有三高、心血管疾病、肥胖的人并不需要额外滋补,而脾胃虚弱的人,则吃了更是会虚不受补。
这些补品太过滋腻,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,会增加肠胃负担。
所以说对于普通人而言,只要平时保持均衡营养就足够满足身体所需了,并不需要大补特补。
如果需要进补不如首先选红枣、花生、山药、枸杞、黄芪等药食同源的食物,按自己的体质来吃,如果不清楚体质情况的,可以咨询医生后再吃。
误区三:补钙越多越好
因为老了后,钙流失加快,容易患骨质疏松,所以不少老年人就认为钙得多多补,骨骼才能强壮。其实补钙也需要适量,过度补没有好处。
体重在50到70公斤的老年人每天所需钙量为1000毫克,如果过度补充会影响对铁和锌的吸收,反而会引发高钙血症、心脏病等并发症。
通常我们通过日 常饮食就能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,对于需要补钙的人最好是咨询一下医生再吃。
建议:普通人每天吃一个水煮蛋,喝一杯牛奶,吃一斤蔬菜,这样基本上就可以保证摄入钙质充足了。平时还应该多晒太阳,适量锻炼,预防钙流失。
众所周知,钙对骨骼健康很重要,但大家不知道的是,骨骼有机物中有70%~86%是都是骨胶原蛋白,有些人不断补充钙质,还是无法阻止钙的流失,重点就在于缺少骨胶原蛋白。所以我们我们既要补钙,也要补充骨胶原蛋白,而曲那丁肽其中富含的骨胶原蛋白,乳矿物盐,茯苓,姜黄,植物甾醇,人参等多种珍稀中草药提取物可抑制骨骼中营养物质的流失,预防关节问题的形成,长期补充可以为骨骼补充钙质,重塑骨组织,加强骨密度,提高骨质量,达到缓解疼痛,逆转关节损伤的作用。同时还可以在关节处形成保护膜,增加关节强度和灵活度,改善骨骼亚健康带来的种种状况。
养生是有利于长寿,但是要有科学的方法,特别是老年人,避免走进养生误区,最好是重视医生的建议,科学养生。